書展大獎得獎見分曉 多元文采豐富年
2018年2月6日-11日即將於世貿一、三館盛大展開的台北國際書展,由文化部主辦,台北書展基金會承辦。1月9日公布「2018台北國際書展大獎」(TIBE BOOK PRIZE)得獎名單,眾所矚目。今年小說類空前年輕化,非小說類富有豐盛的文學熱情,邁入第二年的編輯獎,突顯的已不只是編輯的執行力,還有為了找出讀者的靈活應對,大大展現臺灣出版的多元實力。
2018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共有小說類101件、非小說類290件,編輯獎自製類102件、非自製類58件作品報名角逐,經過兩階段評選出各10本入圍書籍、五組編輯團隊後,1月9日公布得獎名單,得獎名單如下:
「小說類」首獎:
金宇澄《金宇澄作品選輯:輕寒、方島、碗》(東美出版)
黃崇凱《文藝春秋》(衛城出版)
周芬伶《花東婦好》(印刻文學)
「非小說類」首獎:
林育立《歐洲的心臟:德國如何改變自己》(衛城出版)
李欣倫《以我為器》(木馬文化)
李玟萱《無家者:從未想過我有這麼一天》(游擊文化)
「編輯獎」(自製類):
王梵、莊瑞琳《億萬年尺度的臺灣:從地質公園追出島嶼身世》(衛城出版、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編輯獎」(非自製類):
嘉世強、鄭雅菁、張瑋庭《我們一無所有》、《行過地獄之路》、《呼喚奇蹟的光》(時報文化)
書展大獎眾所矚目 鼓勵臺灣閱讀能量
文化部政務次長丁曉菁指出,每年書展大獎所選出的書,都為愛書人所矚目。尤其今年不管新秀老將都有很好的作品推出,稍候總召針對評審過程的分享,以及對書市的觀察,一定非常精彩。各位豐沛的創作在在反映臺灣多元文化能量,文化部對各位在創作上長期的耕耘與努力,除了致上謝意,也希望各位能持續創作,帶給臺灣更多精彩豐沛的閱讀生活。
台北書展基金會董事長趙政岷說,作家、編輯、通路等,都是書展最重要的核心。如果沒有好的作家、好的編輯、好的資質,出版產業從中游端就面臨挑戰。做為一個閱讀平台,書展希望藉此鼓勵臺灣的創作能量,鼓勵臺灣的閱讀風氣。今年除了誠品書店擴大重返書展,國立臺灣文學館以整個島嶼都是文學館為策展主題,內容精彩可期,也希望大家帶著一本書過年,為自己開啟一個好的開始。
小說新銳盡出 老將沈潛能量驚人
圖說:2018台北書展大獎小說類得主及代表合影。(左起)得主黃崇凱、台北書展基金會董事長趙政岷、文化部政務次長丁曉菁、得主周芬伶、東美出版總編輯李靜宜。
今年台北書展邁向第十一屆,小說類總召楊澤表示,今年書展大獎參賽作品有兩大特色,一是老將好酒沈甕底,像上海金宇澄的三十年沈潛之作,國內也有周芬伶花了十年創作出《花東婦好》。第二是年輕作家新銳盡出,像七年級生黃崇凱創作出非常有意思的作品,而不只是他,入圍作品裡,七年級佔的比率很高,甚至有八年級生,也令人期待年輕一輩作家的創作。
小說類得主周芬伶笑說,她就是評審口中的老將。她認為,之前都在寫散文,今日反而靠小說得獎,對這本原本60幾萬字量的小說,周芬伶希望以壓縮能量的方式創作。從散文寫到小說,以十年累積成就《花東婦好》,曾一度迷茫,卻是自己夢想的實現。小說類另一得主黃崇凱則引經據典,提到不少影響自己創作的作家,自認《文藝春秋》能集榮耀於一身,誠然是過去臺灣文學的累積、召喚而寫出,因此他特別感謝以前為文學奮鬥的人,以及現在還在為文學奮鬥的人。
金宇澄人在上海,東美出版總編輯李靜宜代表發言,指出當初爭取金宇澄在臺灣出書,但金以考量兩地時空不一,是否能引起共鳴與感動,一開始頗為猶豫,但文學之所以感人,就是具有穿越時空的限制,金宇澄的作品魅力就在於此。金宇澄能獲獎,不只對他個人肯定,也是對閱讀有更深度的認識。
非小說擁有豐盛熱情 多元文采豐富年
圖說:2018台北書展大獎非小說類得主及代表合影。(右起)台北書展基金會董事長趙政岷、得主李玟萱、得主李欣倫、及得主林育立的衛城出版總編輯莊瑞琳。
非小說類總召詹偉雄表示,非小說類有一個明顯的特色,作者們以絕對豐盛的熱情,向大眾讀者們發出了閱讀邀請,但卻沒有以折損文學為其代價;事實上,作者們是以更出色的文學,讓讀者們感受到時代、目擊了社會、理解進事物,也震懾於閱讀。
以《以我為器》勇奪非小說類首獎,作者李欣倫笑說自己身兼母職、教職長達5年,從在學校和學生鬥智,到回到家成為狼狽的母親,都是一個個痛苦的歷程,但書展大獎卻重新召喚了她,給了她一個嶄新自由的身份,這才發現,原來自己是一個可以在文學世界裡自由徜徉的人,這是一份榮耀,也很開心。
非小說類得主李玟萱謙說,其實《無家者》是一個團隊作品,榮耀不能自居,能做街友的報導,是在芒草心協會第一線工作人員的協助下,花了一年時間才完成。在這過程中,李玟萱的先生也全力支持,後來因急性腦出血而病倒,且因健保制度,每28天要流浪在各醫院之間,這讓她體會到生命中總有遇到艱辛的片段,總希望有人可以當背後的風推她一把,也希望大家可以是他人背後的那道風。
旅居德國的記者林育立以《歐洲的心臟:德國如何改變自己》(衛城出版)勇奪首獎,他透過衛城出版主編夏君佩提出感言。他指出,累積記者生涯15年的經驗,面對媒體生態的巨變,並思考記者的專業價值過程中,進而產生了《歐洲的心臟》。對這人生第一本書就得獎,覺得自己非常幸運,同時感謝評審的肯定。
編輯獎能量豐沛 關切主題多元
圖說:2018台北書展大獎編輯獎得主合影。(前排左起)衛城出版總編輯莊瑞琳、文化部政務次長丁曉菁、中央地質調查所地質資料組郭麗秋科長、非自製類得主張瑋庭、鄭雅菁、嘉世強、台北書展基金會董事長趙政岷、衛城出版編輯王梵、中央地質調查所地質資料組陳政恒技正、編輯獎總召陳穎青。
今年編輯獎邁向第二年,總召陳穎青指出,對編輯除了是鼓勵,還有更多思考。臺灣編輯是多樣出版團隊,特色不只是做出多樣性的書,使用方式也很多元,從紙書、電子書,已然突破以往做書的型式,各自產生豐沛的能量,他們關切的事已擴及如何啟發,如何讓科學知識傳遞下去。
編輯獎自製類得主為王梵、莊瑞琳,兩人都是衛城出版的編輯團隊,由科學跨界到人文的做書方式,一套關於臺灣本土的書寫,選擇地質的冷門知識,全靠上山下海完成這本書,過程中也很高興持續有團隊、讀者的支持。王梵形容她們猶如地心噴發出的岩漿,在噴發過程中,捕獲各界好朋友,才成就這本書。
編輯獎非自製類得主為嘉世強、鄭雅菁、張瑋庭,嘉世強代表發言指出,編輯的工作猶如背後大力士,要在短時間做出更多的事。過程中自己選書自己做書,期許自己做出的書,可以追得上世界文學的脈動,並可提出理想書單,和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