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膠林深處的馬華文學 黃錦樹張錦忠登場
2018年02月07日 /
台北國際書展文學沙龍,2月7日一口氣邀來兩位馬華文學屆的大咖,黃錦樹以及張錦忠,來到世貿一館展場與書迷們分享他們的書《膠林深處的馬華文學》。所謂的馬華文學,就是馬來西亞華人書寫的文學,這本書收錄了馬華作家以橡膠林為主題的作品。
「過去聽到有人說膠農很有錢,然而大眾對膠林的集體記憶已經有點模糊了,所以才想寫這本書。」設定題目的黃錦樹表示,膠林是種滿橡膠的森林,很多人會誤以為是雨林,這些橡膠是是英國殖民馬來西亞時所引進的經濟作物,隱含了大馬殖民歷史。
黃錦樹說,「早期左翼學生都把膠林視為勞工的隱喻,膠林也被投射為華人的處境。」,張錦忠舉例《天天流血的橡膠樹》,以膠林比喻被剝削的勞工,或是整個大馬華人的縮影「然而橡膠樹不是南洋的原生植物,而是來自南美洲,是一個移植的象徵,就像當初華人或印度人因為經濟因素,移民到大馬,膠林跟大馬華人的歷史其實有密切關係。」
由於膠林的經驗已經慢慢消失,讓他們一開始創作面臨很大的困難,「馬華文學的保存非常差,查資料很困難,找膠工也很有限。」只好找同代的人憑著記憶創作,張錦忠也說馬華文學其實還在膠林深處,因為很多馬華文學作家不是取筆名,就是已經作古,收錄作品變得非常不容易。
黃錦樹說,書中很多文字均已經過美化,其實膠林生活沒那麼美,天還沒亮就要戴頭燈進膠林割膠,不只蚊子多到「兩隻手拍不完」,甚至可能踩到蛇,女膠工的處境更是危險,強暴事件時有所聞。
但不管是好或壞,黃錦樹與張錦忠兩人都希望膠林裡的總總,能用華文的方式保留下來,讓這些文字成為時代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