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牆倒下後以何為家? 艾力克菲耶從《巴黎》思辨文字價值
2019年02月13日 /
高牆倒下後以何為家?曾榮獲法蘭西學院小說大獎得主艾力克·菲耶(Eric Faye)在台北國際書展開展第二天,以作品《巴黎》為探討主軸,與知名法文譯者陳太乙、小說家張惠菁於文學沙龍進行一場文學、歷史與政治關係的思辨對話。
圖說:法蘭西學院小說大獎得主艾力克菲耶(Eric Faye)與法文譯者陳太乙(左)、小說家張惠菁進行一場文學、歷史與政治關係的思辨對話。
作為一本架空冷戰歷史的小說,《巴黎》的故事背景將冷戰後的分裂從德國搬到了巴黎城,自一九四四年共產紅軍進軍巴黎,這座光明之城從此分裂成「東巴黎」與「西巴黎」,「東巴黎」處在恐怖統治之下,「西巴黎」則是自由地區。小說從得到諾貝爾文學獎的東城小說家莫爾凡被驅逐出境開始,描述安全局人員諾維爾的任務就是找出小說家意圖詆毀獨裁者的長篇小說書稿。
圖說:艾力克菲耶從作品《巴黎》與讀者分享文字價值。
「如果歷史走了一段完全不同的路,會有什麼狀況。」艾力克·菲耶指出,在重組歷史的寫作過程中,他不但享受到了探索的樂趣,卻也使他悲觀的看見在資本社會中,文字是如此弱小的存在。
圖說:艾力克菲耶講座爆滿。
與談人張惠菁也表示,菲耶小說文字中思辨性的架構,讓她驚艷,「對於長期生活在資本社會的我們,很自然的會覺得極權一定不好。」而艾力克·菲耶拋給讀者一個命題去思索:資本主義也只是作為一個戰勝的價值,推倒圍牆而大行其道罷了。文字只是淪為一項商品,而失去了他本應有的功能! 時至今日,這本在1966年寫成的小說無疑是一篇警示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