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送中後香港作家最大流亡地 鄧小樺:台灣保存著香港自由創作文化
2023年01月31日 /
台北國際書展首日(1月31日),近年移居台灣並創辦「2046出版社」的香港作家鄧小樺在主題廣場舉行講座「融合理性與感性,交換美好與感傷——香港作品在台灣出版」,談香港作家反送中事件後陸續流亡海外,試圖在台灣扎根寫作的艱辛。與談者春山出版社總編輯莊瑞琳也指出,台灣持續接納香港流亡作家,或許能成為新的香港研究基地。
移居台灣前,鄧小樺就在2019年反送中社運現場。她形容自己寫作就像當新聞記者,必須親臨現場才願提筆:「我是香港0371(2003年七一遊行)的一代,我青春就在街頭上度過。有抗爭、和警察對峙,被警察扛走⋯⋯公民參與就是我的成長記憶。」
鄧小樺感嘆,許多香港作家也都盼著用親身參與改變社會,使他們被迫從理想和安定中作出抉擇,只能移民台灣:「身為文化難民,我們喜歡逾越規矩和界線,去追求大部分人不做的事情。儘管受到打壓、要去別的地方做也不要緊!」
然而,也正是台灣給了這些作家新天地大展身手。包括:董啟章、韓麗珠,都在台灣打下根基並找到穩定讀者群。鄧小樺形容,早期對香港作家們而言,被出版社相中出書是「殿堂」般的榮耀,但到了去中心化的網路世代,「離散」的概念越來越重要:「『街頭』替創作增加了一個『離散』的維度。我當台灣文學獎當評審時,感受到創作的文化多元性,讓我不再只想『進入一個殿堂』,而是『突破一個藩籬』,回到街頭、找回創作的草根性!」
莊瑞琳表示,香港出版自由受限以來,同樣使用中文繁體字、社會氛圍自由的台灣成為香港最大文化輸入地,未來台灣很可能是全球的香港文化研究重鎮。她說,如同被納粹迫害的猶太學者到美國成立「法蘭克福學派」,近年受烏俄戰爭影響的烏克蘭學者也到哈佛大學創立「烏克蘭研究中心」:「台灣是否能出現『香港中心』、『離散研究中心』?有賴學者們的持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