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 台北國際書展 2025.2.4-9

【2019首爾書展】用太極圖解開網路時代紙本閱讀意義_郝明義首爾書展開講

2019年06月19日 /

在全球出版界都在好奇電子書及有聲書的崛起,將如何影響紙本書出版市場時,2019年6月19日首爾書展論壇,展開一場「Global Issue Conference: Arrival of E-books & Audiobooks」,主講者台北國際書展代表郝明義,以一張太極圖解開網路時代紙本閱讀的意義,將手機及網路閱讀區分為白天活力與人共享,而紙本書閱讀則是晚上個人寧靜時分,如同日夜的交替,陰陽的融合,對於人的生活都是不可或缺心靈糧食。

 
圖說:首爾書展首日論壇,台北國際書展代表郝明義開講。

郝明義表示,30年前,1990年代初期時就很多人詢問他「已經準備好要面臨電子時代的來臨了嗎?紙本書會不會被取代?」雖然回答都說不會,但到了晚上就會省思白天的自信從何而來?以往我們對閱讀的認知,就是透過閱讀得到知識文化及娛樂,郝明義並以象限說明,等到手機及平板電腦出現後,紙本書的區域日漸縮小,包括學習知識娛樂都被電子行動裝置所取代了,未來將如何面對未來?郝明義說,要回答這個問題,其實需要再多問一個問題:就是網路時代為什麼還需要閱讀紙本書,只要我們回答這個問題,另一個紙本書是否有未來的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

 
圖說:郝明義以一張太極圖解開網路時代紙本閱讀的意義。

郝明義說他想了多年後,有天晚上做了一張表比較電子書及紙本書的差別性,電子書閱讀有活力媒體運用多,視覺取向更容易跟別人分享,零碎、發散;紙本書是相對比較單一的文字或圖像,抽象、孤獨、相對的整體與線性。而他歸納完這些對比的特質後,突然想到電子書和網路閱讀可以比擬為「白天」,而紙本書相對是「夜晚」的角色。於是他靈光一閃覺得自己找到紙本書存在的必要性原因,因為人不能只過白天,而不需要夜晚的生活,必須過有白天也有黑夜的生活,才能達到思想心靈及身體上的平衡及健康,於是就對紙本書存在,不會被網路閱讀取代完全感覺到有信心,如同我們需要陽光及月光,是以陰陽相容姿態共同存在。

 

郝明義同時強調如何讓年輕人感覺到紙本書的重要性,要從教育體系下手,他舉出自己曾在紐約有引進中文學習系統,因為當時小學WIFI很難連上,因為學校不鼓勵上網,希望可以學生能時間集中在紙本閱讀上,強調紙本的閱讀性。郝明義並回答主持人提問時說,台灣電子書的占比例約3%。

 
圖說:首日論壇吸引不少關心紙本及網路閱讀的民眾。

吉隆坡書展代表Sheikh Faisal Sheikh Mansor說,當地政府以機場及公車來推行免費電子書下載,短短六個月就有超過四萬本的成績,並介紹可以下載電子書的軟體,其中有一家來自台灣的Pubu,另外吉隆坡有一個全線上圖書館,因為完全沒有實體書,因此可以提供所有學校的圖書館使用。電子書面對的挑戰是內容要吸引人,以及每一家出版商都有獨家的書,因此可能看一本就要下載一個APP,行銷上及平台上推廣也有難處。

 

瓜達拉哈拉書展代表 Marisol Schulz Manaut則表示,墨西哥主要以大城市為主的網路普及率大概是50.9%,上網資源只有12%擁有無線網路,電子書及有聲書占比也跟台灣相同約只有3%,她也認同郝明義的發言,紙本書並不會消失而是相互並存,工具型的書教學及導覽類書籍漸漸消失,現在以印刷實體書為主反而是小說,瓜達拉哈拉書展的電子書專區也逐年縮小下降。以大城市為例,目前墨西哥只有一家電子出版社,出版社要進軍市場都是實體書加上有聲書。閱讀比例上都是女生比男生多。跟馬來西亞很像,因為太多東西免費,如何吸引讀者付費使用,是未來生存的關鍵及考驗。

 
圖說:瓜達拉哈拉書展代表 Marisol Schulz Manaut分享對電子書發展的觀察。

德黑蘭書展代表Ayoub Dehghan Kar也認同郝明義發言,紙本書及電子書並非對立不是非黑即白的世界,書是一種產品及硬體,而閱讀是一種過程,學習跟持續接收訊息的過程,有聲書跟實體書是不同學習的途徑。一個是視覺一個是聽覺,都可以培養的兩種不同的能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