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 台北國際書展 2025.2.4-9

【國際出版論壇】台韓專家視訊對談 暢談兩國疫情出版現況及發展

2021年01月27日 /

世界各地的出版業,因為新冠疫情的緣故受到劇烈震盪,生產端、行銷端、出版端、通路端甚至讀者消費行為,都有了巨大的變化。2021年台北國際書展主題國,邀請了鄰近的出版大國韓國作為主題國,K-POP產出的音樂、時尚、美食、文學、戲劇和動漫,都是全球關注的焦點,到了疫情時代,韓國出版業有哪些轉變?韓國的出版社、書店和讀者,又受到怎樣的衝擊以及應變?1月27日「國際出版論壇」,將從台灣和韓國的出版現象,頗析亞洲出版的新契機。

 
圖說:
台北國際書展舉辦「國際出版論壇」,邀請聯經出版公司發行人林載爵、韓國出版協會資深研究委員鄭源玉及阿拉丁書店商品企劃經理朴台根進行視訊論壇。


這場橫跨台韓的連線視訊論壇,由聯經出版公司發行人林載爵擔任主持人,同步邀請韓國出版協會資深研究委員鄭源玉及阿拉丁書店商品企劃經理朴台根,針對後疫情時代中韓出版現況為主題對談。現場近150名出版同業熱烈參與,會後更針對韓國童書、性別書籍等議題熱烈提問。

 

林載爵:台灣出版運用新媒體逆勢成長

 

林載爵開場先剖析台灣出版情勢。他說,這幾年台灣出版表現雖呈衰落狀況,若以觀察角度剖析,台灣出版是一個以小型出版社,或獨立出版社為主的產業,每年出版社總數、出版圖書種類、新書出版數量的數字和比例相異不大,每年三萬五千種到四萬種的出版量,就是台灣出版的基本盤,端看國內大型出版社這十年來,在新書出版上沒有太大變化,數字些許下滑,也都在容許範圍。因此,即使基金盤的數字有升降,只要產業結構不影響,只要守住基本盤,就不會有什麼危機。

  
圖左:
國際出版論壇」是一場橫跨台韓的連線視訊論壇。
圖右:「國際出版論壇」頗析亞洲出版的新契機,吸引大批出版同業前來聆聽。


林載爵提到,台灣出版類別以人文史地、社會科學和小說為多,不過,2020年誠品報告卻有一個令人訝異的數字,即人文書反而增加10%,顯示台灣人文書讀者愈來愈多,進而提升人文和社會科學的出版量,這是台灣出版產業一個很特別的情勢。林載爵認為,台灣有非常成熟的讀者,即使各界大喊閱讀消退,這些讀者卻是支撐台灣出版基本盤很重要的基礎,足以讓台灣出版在面對各種外在環境變化下,持續發展。

 

林戴爵說,去年台灣出版出現不少新發展,因為新媒體的應用,讓書本有了更多推廣的方式和渠道,例如:網紅推書、直播賣書,或FB、line、wechat、 Instgram、podcast等各種網路媒介。其次,脫離紙本時代,聲音聆聽將是很大的市場,書本不再只是用眼睛閱讀,往音頻,視頻快速移動已成趨勢,有聲書的發展也是有目共睹。更重要的,不少作者把書本轉化為線上課程,在去年成長最快,如知識學習的平台等,因此從音頻,視頻到知識學的擴張,其實紙本書並沒有消失,而是以各種方式延伸它的生命,這就是台灣出版業的生命力,在疫情下仍展現出的態勢。

 
圖說:
「國際出版論壇」由聯經出版公司發行人林載爵擔任主持人。


鄭源玉:韓國出版量不降反升 有聲書更成長九成

 

相較於韓國,韓國出版界是否因疫情影響而有所消長?對韓國出版有深入研究的鄭源玉,以數據剖析韓國出版現況。她說,韓國新書出版數量除了在2016-2019年逐年成長,2020年即使遇到疫情,在網路銷售上,2020年6月新書出版數量仍比2019年增加20%。在電子出版、e-book、有聲書,甚至在圖書借書率都有顯著成長,其中有聲書在韓國某一個平台的銷售,更驚人的成長90%。

 

鄭源玉指出,韓國和台灣一樣,面臨疫情的對應都很辛苦,但在電子圖書都有成長。她以首爾圖書展為例,在透過youtube演講等各種管道,有達到2萬人來訪數,顯示閱讀風氣並不因疫情而有所影響。加上出版量不減反升,她樂觀看待韓國未來出版展望。

 

鄭源玉還提到另一個去年的出版現象:有些出版同志議題或是美化北韓的出版品,被公部門干預,韓國出版業對於政府組織的黑名單影響出版自由非常憤怒,因此有抗議遊行事件。

另外,鄭源玉也提到,對於出版產業,韓國有專責的出版文化產業振興院,甚至有專門的法律。民間也有五年一度的產業諮詢大會,收集出版業上中下游的意見,以制定政策,編列預算解決問題或籌劃未來發展的方向。不過政府干預過多,或是採用金源來協助產業,有時不見得是好事。產業可能倚賴資助或失去創造力跟活力,這也是要值得注意的。

 
圖說:
「國際出版論壇」邀請台韓專家探討台灣和韓國的出版現象。


朴台根:因應疫情書籍問世 另類出版市場

 

在韓國經營網路書店商品企劃的朴台根,則提出疫情時期韓國出版界的變化。他說,後疫情時代的韓國出版市場,自2020年2月開始,仍有250種新書出版,到5、6月止,每月也有450種新書問世,更出現防疫相關的另類書籍。他說,去年因疫情關係,韓國出版界在新書出版上即時呼應時勢,也因為封城之故,韓國在傳染病、防疫的新書特別多。

 

朴台根提到許多疫情下,韓國民眾生活改變的特別現象。因為在家時間變多,包括花費比同期成長40%的預算跟心思在空間設計、生活品味等細節,像是從垃圾處理延伸的環保、健康、蔬食的書籍,呼應居家裝修的設計圖書,以及關心在家教養的學習教材,甚或關心兒童身心健康的出版品也風起雲湧。當然因應居家檢疫、隔離、減少群聚的前提,食譜料理書也成長20%。

無法旅行這件事,也使得本來要花錢出國的預算,轉向購買藝術欣賞大、博物館導覽等書籍。社會議題上,也有許多反映安定力量的宗教出版、自我探索的例如不幸染疫的心聲,跟底層生活的困境書寫,例如外賣、快遞行業的辛勞與不堪負荷。

 

另外,朴台根還提到,韓國對同性愛及性別書籍,除了抱持開放態度外,向來發展興旺的童書,近來卻有衰退情況,這和韓國出生率降低有關。對此,台灣卻反其道而行,林戴爵說,台灣出生率向來是全世界最低,去年出生率卻復甦,童書出版也一直增加,甚至超過人文及社會科學類,這是台灣父母在童書購買和閱讀行為上很特別的表現。

 

林載爵:他山之石  極待提升閱讀風氣 

 

林載爵總結,去年疫情帶來很多意想之外的變化,也給台灣出版界帶來很多契機。但在閱讀風氣的提升,儘管台灣政府做了很多獎勵和支助,但最有效的方法,無非是像歐美國家運用古鎮,在四月到九月間舉辦文學祭、閱讀節等,獲益的不只是出版人,還可擴及當地觀光產業。最有名的例子即英國古鎮Hay Festival,每年文學節不但成為當地最大產業,從文化產業到觀光產業,也為這小小村莊創造不少話題和效益,整個經營模式甚至也已複製到其他國家。林載爵指出,台灣時機也已經來臨,從台北到各地皆可藉由舉辦文學節等活動,帶動書的銷售。並結合旅遊觀光,然至今仍僅限台北,這是非常可惜的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