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 台北國際書展 2025.2.4-9

詹偉雄漫談山岳文學 在攀登與書寫中重生

2025年02月05日 / 2025TiBE台北國際書展

山岳不僅是地理高度,更是精神挑戰。2月5日於台北國際書展藍沙龍舉行的「Meters山岳文學系列——因為山在那裡」講座中,選書與導讀人詹偉雄探討山岳文學的核心價值,並分享山岳文學如何在驚心動魄的攀登敘事中,啟發讀者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

 

山岳文學是融合探險、哲學思考與自我超越的文類,詹偉雄歸納其五大特點為:第一,故事圍繞「孤高、荒遠、未知」的山岳;第二,探討人類與自然的意志交鋒;第三,強調實作體驗與「死去活來」的生存挑戰;第四,透過極限試煉超越自我;最後,這是一趟不必親身經歷的冒險,讓讀者在文字中體會攀登時的壯闊風景與豁達心境。

 

山岳文學帶給讀者的是感官與精神的滿足,和企及極限未知世界的渴望。詹偉雄提及,人們在社會化的過程中往往會壓抑自身追求喜悅的強烈衝動,而山岳文學則提供「第二次誕生」的機會——透過極限挑戰,毀壞既有的身份與侷限,重塑真正的自我。

 

詹偉雄多次於講座中提到馬洛里(George Mallory)與他的名言:「因為山在那裡。」(Because it's there)並藉此提問:為何登山者要一次次踏上可能面臨死亡的征途?這個問題適用於所有在人生中尋求突破與自我超越的人。馬洛里的故事提醒讀者,登山的意義並非外在的成就,而是在遠離日常的旅程中,探索自身極限,並與生命建立更深刻的連結,如詹偉雄所引用:「我希望踏上山的山頂,因為我們不可能在山頂上迷失。」

 

「攀登高山之人,對所有悲劇——無論是真實的還是想像的,皆能一笑置之。」演講尾聲詹偉雄引用尼采名言,強調恐懼終將在實踐後被克服。當攀登者走下山回到地表時便已完成重生,詹偉雄強調,山岳文學不是書寫壯舉,而是記錄人如何在極限中蛻變,並將登山經驗與生命融合,成為穿透人生的智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