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大人的公民素養課》榮獲書展大獎 周維毅、蔡禎恩帶領民眾探討公民議題
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兒童及青少年首獎得主周維毅、蔡禎恩今(4)日於台北國際書展開設「我想說什麼,都是我的言論自由嗎?—《小大人的公民素養課》」講座,講座以書中的「平等」、「自由」篇章作為主軸,在現場與民眾討論和互動,也引導民眾進一步思考公民議題。
周維毅、蔡禎恩兩人皆為高中公民老師,以《小大人的公民素養課》一書榮獲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兒童及青少年首獎,在講座當中,兩人探討許多台灣的公民議題,包括言論自由、女權、多元性別、種族歧視等。談及言論自由,蔡禎恩直言,台灣的公民素養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大家需要仔細思考在言論自由的背後,是否有抓好其中的界線;周維毅也以近期在社群媒體的爭議文章作舉例,表示言論自由的基礎必須建立在不傷害他人和社會公益的前提之下,並不代表「我想說什麼都可以」。
書中的女權議題從梳理歷史脈絡出發,對性別平等議題做深入探討,而周維毅也針對女權及女性主義作出解釋。周維毅表示,女性主義的目的是建立一個對所有性別平等的友善社會,所謂女權爭取的是性別平權,並非所謂的獨厚女性、排擠男性。
講座中也討論到社會對於原住民族、LGBTQ及移工的歧視議題,蔡禎恩提到,刻板印象會導致偏見、而偏見會造成歧視,希望能從刻板印象著手「打破」性別歧視,也能讓民眾瞭解到,每個人都有權利活出自己想要的樣貌。周維毅也分享,他在公民課程中讓學生到台北車站和移工進行訪談,引導學生了解移工議題的重要性,使他們願意進一步了解移工法律、社會文化等相關問題。
《小大人的公民素養課》一書一共分成「平等、自由、民主、法治」四大主題,書籍內容與圖像環環相扣,讓全年齡層的民眾都能對公民素養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周維毅和蔡禎恩也期許公民素養能夠向下扎根,讓國高中以下的兒童都能了解公民議題,以對話代替考科答案,跳脫「很會答題但不會思考」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