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台交流深化! 捷克文學國家隊來台發表,點燃捷台交流熱
專為台灣讀者精心策劃的當代小說節選,開啟一場深度對話之旅!
金選11位當代捷克文學最佳作品選集以及捷克頂尖插畫家創作,今正式發表
紮根捷克,致力於推廣捷克文化、深化捷台文化交流的捷克官方單位「捷克中心」(Czech Centre-Taipei) ,專為台灣讀者精心策劃的捷克當代小說選-《外在所缺乏的,內心尋覓不著》,今日(4日)正式在台北國際書展發表!小說選集七大主題(下介)、結多達十一位傑出捷克作家,更圍繞主題收錄多幅捷克設計大獎得主插圖創作(下圖),帶來「國家隊」等級陣容!不僅展示了最佳的當代捷克文學,還啟動了兩國文化之間的對話,在2025迎接農曆新年之際,點燃捷台交流熱!
捷克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大衛·斯坦克(David Steinke)致詞表示,捷克文學悠久而豐富,最早可追溯至9世紀。捷克文學曾迎來輝煌時刻,例如詩人雅羅斯拉夫·塞弗特(Jaroslav Seifert)榮獲諾貝爾文學獎;也曾歷經黑暗時期,當納粹或共產極權統治時,作家和詩人遭受迫害。捷克文學擁有眾多傑出的名字,其中一些已聞名於世,另一些則仍在等待國際上的認可。
15年前,一股對捷克文學的熱潮席捲台灣。赫拉巴爾(Hrabal)、哈維爾(Havel)與昆德拉(Kundera)等作家在這裡幾乎成為家喻戶曉的名字。這是一件好事,因為他們的書籍確實十分精彩。文學與藝術的美妙之處在於它們不斷發展,我們珍視過去的經典,也需要時時回顧,但同時也不能缺少新鮮的視角。而我非常高興,今天捷克文學界充滿了這樣的新鮮空氣,讓我們能夠在台北國際書展(TIBE)上,向大家展示捷克最具才華的當代作家。
捷克中心主任馬凱棠(Markéta Záhumenská)表示,很高興捷克首次地在台北國際書展展示來自捷克的作品,《外在所缺乏的,內心尋覓不著》由策展人兼文學評論家Kryštof Eder以及捷克中心共同策劃,這本書精選了過去25年來11位捷克作家的作品節選,書中收錄的短篇小說作品堪比近年來最具影響力的全球小說!小說選不僅展示了最佳的當代捷克文學,還啟動了兩地文化之間的對話,包涵多元性別認同(LGBTQ+)、對土地與根源的懷念、環境保護與神秘主義、女性在男性主導的世界、向外看世界、世代的更迭、當今世界的未確定性、對土地與根源的懷念。捷克與台灣擁有相似的20世紀歷史,通過專注於共同主題和相似的經歷,希望能夠讓捷克文學更接近臺灣讀者,在台北國際書展盛大開幕之際,點燃台灣讀者對捷克文學的熱情!更要進一步吸引本地出版商的興趣,期待在不久的將來,能夠在台灣的書店裡看到這些作品的完整翻譯版本。
為了紀念此次國家級的展示,捷克中心首次在台北國際書展上帶來捷克文學國家隊的陣容,向台灣觀眾深度介紹捷克當代文學,反映捷克文學的豐富性以及書籍設計的多樣性。來賓將有機會欣賞「最美麗的捷克書籍」系列、獲得廣負盛名的馬格尼西亞(Magnesia Litera)國家文學獎的書籍、榮膺吉里·奧騰獎(Jiří Orten Award)的新秀作家的作品、獲得「金絲帶」認證的優質捷克兒童書籍,以及榮獲年度Muriel漫畫獎的漫畫作品。
以捷克文學國家隊為號召,呼應捷克與台灣的共同經驗!《外在所缺乏的,內心尋覓不著》小說選由捷克中心臺北創作、文化出版社出版,是一本代表當代捷克文學精華的選集,今日(4日)正式在台北國際書展發表,現場更邀請到作品收錄在小說選的捷克文學獲獎作家-瑪格達連娜・普拉措娃(Magdalena Platzová)女士與馬勒克・托爾奇克(Marek Torčík)先生與來賓共襄新書發表會!
目前居住於布拉格年輕作家馬勒克・托爾奇克憑藉他動人的筆觸,探索身份、愛情與記憶的複雜性。在今日發表收錄在小說選中的的作品《你打破記憶》(英譯 Memory Burn),講述一部關於記憶、身份與歸屬的故事,一個成長於保守工業小鎮的酷兒男孩,他面臨霸凌、貧窮並掙扎於自我接納之間。馬勒克以其細膩且深刻的敘事聞名,帶領讀者進入一段以 LGBTQ 議題與人類韌性為核心的動人旅程。《你打破記憶》榮獲捷克最具聲望的文學獎—馬格尼西亞文學獎,以及專為30歲以下作家設立的吉里·奧騰獎,這部作品不僅受到文學評論家和讀者的熱烈好評,各國譯本陸續授權中。
身兼作家、文學評論家暨翻譯的瑪格達連娜,作品曾入圍都柏林文學獎和捷克圖書獎決賽,過去在紐約大學主持法蘭茲·卡夫卡的研討會。他的作品經常探討女性在男性主導的世界中所面臨的挑戰和夢想,此次收錄在《外在所缺乏的,內心尋覓不著》的作品-《卡夫卡身後的生活》(暫譯;Life After Kafka),更在2023年以決賽入圍馬格尼西亞國家文學獎(Magnesia Litera),該作品售出多國版權!當被問及創作靈感時,瑪格達連娜表示這部作品社會提問:女性如何在男性主導的世界中發聲?《卡夫卡身後的生活》描述了卡夫卡的未婚妻菲莉絲·鮑爾(Felice Bauer)卡夫卡分手後的人生,包括她的婚姻、子女、美國的移民生活,以及她如何在長達四十年的時間裡保存這位離開她的男人的信件,揭示了卡夫卡的陰影對她一生的持久影響,,帶領讀者反思女性在男性世界中的定位,是一部融合經典文學與性別議題的精彩作品!
捷克中心主任馬凱棠(Markéta Záhumenská)分享到,捷克共和國和臺灣有著相似的20世紀歷史,從在不民主政權下的生活到民主化過程中對過去的掙扎,我們選擇了深深共鳴在兩國社會的七個主題,此外小說選特別收錄了7位捷克頂尖插畫家的作品,他們均為2023年捷克設計獎的得主,通過專注於共同主題和相似的經歷,並以精彩的視覺藝術輔助文學選段,吸引讀者進入捷克文化的世界,開啟一場深度對話之旅!馬勒克與瑪格達連娜二位作家也將在台北國際書展2/5以及2/7的沙龍活動暢談創作靈感、寫作歷程,以及如何透過故事寫作來觸及當代社會的深層議題。
【活動相關資訊】
捷克中心官方網站:https://taipei.czechcentres.cz/zh/
捷克中心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czechcentertaipei
2/5星期三16:45-17:45|馬勒克・托爾奇克(Marek Torčík)面對面:《你打破記憶》新書朗讀會
2/7 星期五 14:15-15:15國際沙龍|瑪格達連娜・普拉措娃(Magdaléna Platzová)面對面:探討男性世界中的女性聲量暨《卡夫卡身後的生活》作品朗讀
【關於捷克中心】
臺北捷克中心主旨在與促進與台灣民眾建立連結,不僅提高對捷克的國家認識,也加深雙邊文化的相互交流。中心定期舉辦文化和教育活動,如展覽、電影放映、戲劇和舞蹈表演、講座和研討會,特別關注設計、電影、文學、創新和遊戲領域,提供藝術駐村機會以及藝術策展和新聞交流計畫,促進兩地藝術和文化間的互動。